聚焦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推动成果转化 首台(套)展示项目征集正进行
开栏的话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知识产权、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包括前三台 (套)或批 (次)成套设备、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 2018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 《关于促进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 《意见》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有利于首台 (套)示范应用的政策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氛围,搭建供需首台 (套)对接平台和示范应用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工业报社自2010年起,就开展了 “中国工业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的征集、发布活动。为进一步加强首台 (套)产品供需对接,形成市场需求与研发互相促进、良性互动的格局,特开设 “聚焦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专栏,展现重大技术装备成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 中国工业报 郭 宇 为充分展示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成果,提升首台 (套)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认可度,推动首台 (套)产品供需对接,中国工业报社近日正式推出首台 (套) “首创”计划,并启动中国工业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展示项目征集工作。 目前征集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中国工业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展示项目。在2019和2020年度研发、生产的首台 (套)产品,均可申报。 “首创”计划为产品搭建平台 首台 (套) “首创”计划包括三项服务内容:一是2021年拟在第二届四川装备智造国际博览会设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展区,专门展示获得首台 (套)技术认证的硬核产品和技术,并在抖音、快手、微视等进行现场直播。计划今后将在各类工业博览会打造专业的 “展中展”,设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展区。 二是在中国工业报融媒体平台开辟专栏,宣传推广首台 (套)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工业新闻网、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常年展示。 三是加强服务,在年度举办的中国工业论坛发布展示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做好政策解释和舆论宣传,定期发布并动态调整通过评定的首台 (套)产品目录作为示范应用的依据,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提供供需对接,促进成果转化,组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加强首台 (套)知识产权服务、各类申报服务等。 中国工业报社自2010年就开展了 “中国工业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征集、发布活动,并在每年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支持、中国工业报社举办的中国工业论坛期间,进行“中国工业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展览展示。 在此基础上,为落实八部委联合发布的《意见》,为搭建供需首台 (套)对接平台和示范应用信息服务平台,中国工业报社将于2021年7月28~30日在四川德阳举行的“第二届四川装备智造国际博览会”上,推出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特色展,免费展示首台 (套)技术装备。 推动首台 (套)成果走向市场 目前,全国各省市区加大了对首台(套)示范应用的支持力度,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开展首台 (套)示范应用的认定、奖励和推广,成效显著。 如何将政策红利的成果延续,如何让首台 (套)装备快速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则是更长远的课题。 近年来,首台 (套)市场成功的案例众多。以重型装备领域为例,中信重工自主研制出的首台CSM-1120立式搅拌磨和PXZ54-75旋回破碎机,攻克了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对我国低品位、多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自主研制的覫5.2×74m回转窑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替代进口并实现出口。 飞轮储能装置是推动国机重装高质量发展的长线产品之一,已被列入国家首台(套)和数据中心绿色推荐产品。目前,国机重装已成功研发两种型号EP-100、EP-200飞轮储能装置,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13项专利,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数据中心、精密制造、轨道交通、医疗等领域。 不久前中国一重研制的 “基于机器人柔性传输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项目作为公司重点科研项目,成功研发并推向市场,丰富了国内多工位压力机的品类,促进了中国冲压行业的技术进步。 鼓励多种创新模式 产品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推动。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相关政策提出,发挥众创、众筹、众包和虚拟创新创业社区等多种创新模式的作用,聚集各类创新要素,引导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参与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加强众创成果评定和供需对接,促进成果转化工作。 同时,鼓励组建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和创新联盟,协同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整合,聚焦支持首台 (套)重大装备发展。积极引导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开展首台 (套)研发,鼓励多种创新模式应用于首台 (套)研发。 基于 《意见》等政策精神,首台 (套)“首创”计划将围绕推动首台 (套)企业加快市场转化进行全方位服务,倡导推介多种创新模式,推动首台 (套)产品走向应用。 相关链接 世界首套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 ■ 王保明 刘 蔚 邓旺强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目前,该磁浮交通系统已完成了集成和系统联调,5辆编组列车在厂内调试线上实现了整列稳定悬浮和动态运行,各项功能性能良好。 据悉,为掌握高速磁浮关键技术,在科技部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支持下,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牵头,汇集国内磁浮、高铁领域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产学研用”联合开展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 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六个月的联调联试。至此,历时5年攻关,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成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解决了速度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核心系统国产化等难题,实现了系统集成、车辆、牵引供电、运控通信、线路轨道等成套工程化技术的重大突破。 自主研制了我国首列5辆编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列车。开发出新头型及气动方案,解决了超高速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学难题。采用先进激光复合焊和碳纤维技术,研制了满足超高速气密承载要求的轻质高强度车体。自主开发悬浮导向和测速定位装置,控制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关键制造工艺,掌握了悬浮架、电磁铁及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部件制造技术。 攻克大功率IGCT牵引变流、高精度同步牵引控制等关键技术,完成了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的自主化研制。掌握高速条件下车地通信超低时延传输、分区交接控制等关键技术,创新建立了适应长大干线自动追踪运行的高速磁浮运控系统。开发了满足列车高速平稳运行的高精度新型轨道梁。 在系统集成方面进行创新,突破运用场景和复杂环境适应性技术瓶颈,使高速磁浮满足长途、通勤多场景运用需求,适应江河隧道、高寒、高温高湿等复杂地理气候环境。 据了解,围绕工程化产业化,中车四方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成了专业的高速磁浮集成实验中心和试制中心,联合国内协作单位,构建了包含车辆、牵引供电、运控通信、线路轨道在内全系统仿真、试验平台,搭建了从核心零部件、关键系统到系统集成的国产化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