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信息
航空模具用材料及国产化技术交流会召开 ■ 中国工业报 杨 中 通讯员 薛 华 近日,由太钢集团、先进不锈钢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太原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航空模具用Ni36材料及国产化技术交流会在太钢召开。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设计专家吴光辉,各航空装备及复材制造单位代表参会。太钢集团总工程师李建民主持会议。 会议交流了国产Ni36在航空模具中的应用情况及前景,太钢产Ni36与国际该类钢材的性能对比及制备工艺基础研究,Ni36焊接性分析及配套焊接工艺开发,太钢航空模具用Ni36的开发情况、产品优势以及国产化进程。 航空模具用Ni36材料,也称Invar(因瓦合金或殷瓦钢),是一种含36%镍成分的镍铁合金,因其热膨胀系数极低,又称不膨胀钢。该钢种因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特殊的不膨胀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对温度变形要求严格的功能领域,且因生产难度大,长期以来一直依赖进口,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 吴光辉院士对太钢勇于迎接挑战,攻克卡脖子产品,历时近10年研发生产出国产化Ni36材料表示赞赏,这一材料的研制成功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大量使用该材料的进程,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希望太钢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与相关科研院所和下游制造厂家联合攻关,同时进一步稳定产品质量,以优异的品质取代进口,为我国关键材料国产化、承担大国重器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李建民表示,太钢几十年来深耕不锈钢和特殊钢领域,有丰富的研发制造能力,研制Ni36材料有天然优势。通过这次与专家和下游生产厂家的交流,进一步开阔了思路,了解了用户需求,太钢有信心有能力和高校院所以及下游用户一道,解决后续材料稳定性、焊接、加工等问题,快速推进试验模具的制造和评价,争取早日实现航空模具用Ni36材料国产化。 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 近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 “深海一号”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海一号”气田采用 “水下生产系统+半潜式生产平台+外输管道”全海式开发模式,核心装备为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 “深海一号”能源站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实现了3项世界首创技术以及13项国内首创技术,并完成中心管汇等10余种水下装备自主制造的目标,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集大成之作。据了解,中国船舶集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为 “深海一号”能源站提供了全平台的铜合金海水管道产品和自主研制的首台全国产化工业级印刷板式换热器产品,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负责 “深海一号”能源站上部模块结构全专业陆地建造加工设计工作,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先后为 “深海一号”能源站提供船体模块建造以及大合龙服务。 (李 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