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孕新机遇 地方经济或再遇窗口期
■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场任务艰巨的世纪大考。要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特别是能源的转型发展如何精准地服务碳达峰这一目标以及地方在迈向碳达峰过程中的具体实践路径仍值得探讨。在日前举行的一个活动上,相关部门官员、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就围绕地方实现碳达峰的具体路径建言献策。 再造中国经济的巨大机遇 “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和生活方式变化,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结构变化,更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技术的再造。”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碳中和一定会推进更新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碳中和不单纯是一个绿色的故事,更是一个再造中国经济的巨大机遇。 在朱民看来,让这一巨大变化实现的重要抓手是科技。技术发展背后,是巨大的投资。朱民介绍,据估算,从现在到2060年,中国每年将有相当于GDP总量1.5%~2%的资金投入新能源、能源基础设施,以及碳中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转型之中,预计今年将超过1.5万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指出,碳达峰是能源革命的里程碑,也是碳中和的基础。 在杜祥琬看来,要防止一些地方借碳达峰来“攀高峰” “冲高峰”,关键是要防止发展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冲动。碳达峰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指向高质量发展,是产业调整的机遇。中国应借此机会逐步调整高耗能产业占比较大的现状,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杜祥琬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会带来科技、工业、交通、建筑等一系列的进步。 地方实践尤为重要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强调,中国提出的 “双碳目标”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要实现这个目标,地方实践尤为重要。 邹骥认为,若想为之后的碳中和争取更多时间,应尽可能将碳达峰的日期提前,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按照空间、区位、能源和资源禀赋及产业布局比较优势,全国统筹优化不同地区在发展、资源能源和产业方面的功能,确定能源供给地区与品种格局,确定能源跨区输送通道的分布。 二是基础设施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同时解决中央地方激励相容问题,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统一,精细界定地方政府监管和减排职能。 三是继续深化土地政策的改革,把土地利用政策方面功能、规划与财政对土地依赖的问题,在 “十四五”期间加速解决。 另外,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改革,要适应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基于市场的财政激励政策环境;关注碳市场的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多样化影响;关注公平转型、有序过渡问题,对于转型中的就业、地方财政稳定等问题统筹考虑;支持地方的能力建设,加强指导和帮扶。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有全局观念,要有紧迫感。全国要在2030年前达峰,意味着至少大部分东部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都要在 “十四五”期间达峰。 李俊峰指出,在做能源研究、能源开发、能源规划、能源转型的时候,就要开始部署一部分地区率先进入碳中和。通过这些地区的经验,找到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为全国未来的碳中和积累经验,其中也包括央企、大型企业等率先探索转型之路。 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高地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认为,海南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走很多东部沿海地区在过去20年当中走的传统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而是应当立足于自贸港经济建设的契机,聚焦更多高附加值的产业,寻求一条独特的创新发展路径。柴麒敏分析,海南要实现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在清洁能源上可以做更多 “加法”。 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朱晓明分析指出,当前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国家碳排放的一个重点区域,高耗能、高碳化能源特征非常显著。与此同时,长三角也是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谈及该地区未来该如何更好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服务时,朱晓明建议,要以应用拓市场,建设世界级的低碳产业集群;继续压降煤炭的消费,着力降低燃煤比重;强化智能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一体化调度能力。此外,还应建设碳中和的创新高地,设立一批高碳企业的脱碳技术、建设一批碳中和的试点示范项目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在分析深圳市 “十四五”碳排放趋势时认为,深圳具有2022~2023年碳排放达峰的可能性。 “十四五”时期,深圳产业将持续转型升级,产业高级化、结构高端化仍将是降低碳强度和碳排放的重要推动力量。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表示,在碳排放中,电力行业是第一名,其次就是化工、交通、建筑等行业。 “化工企业有很大的排放量,关键是要从源头解决排放问题,这也是减排的关键性问题。” 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战略规划主任傅莎表示,内蒙古的资源条件完全可以从煤炭基地转为清洁电力生产基地。 “内蒙古应在实施基地转型策略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本地清洁能源和热力系统,以绿色赋能助力高耗能产业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