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 经晓萃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了 《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2021)》。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级产业园区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对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和168家国家高新区进行分析评价,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
发展呈现 “东强西弱”格局
通过对比2020年和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可以看出,近两年百强园区总体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是发展不充分,分布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从区域分布看,百强园区发展呈现 “东强西弱”格局。2021年,东部地区仍然是百强园区的主导力量,入围百强园区数量为67席,与上年相比增加了4席,这主要由于东部地区园区在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保持领先,推动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虽然2021年中部地区总体入围百强园区数量有所下降,但是随着中部崛起的大力推进,中部地区园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西部地区园区和东北地区园区先进制造业保持平稳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广阔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将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从四大方阵看,东部地区园区持续领衔各大方阵。2021年,东部地区有7个园区入围第一方阵,与上年相比数量保持稳定,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凭借其在经济规模和创新潜力方面的独特优势,位居百强园区第一名。此外,中部地区入围2席,分别位于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地区入围2席,分别位于四川省和陕西省,展现出中西部地区崛起的蓬勃力量。在第二、第三和第四方阵中,东部地区园区表现亮眼,入围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地区。
江苏省一马当先
从省 (自治区、直辖市)分布看,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遍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省独占22席,占比接近1/4,且超过第二名两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省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且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江苏省率先出台政策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稳住了先进制造业发展基本盘。此外,湖南省有5个园区入围百强,安徽省和湖北省均有4个园区入围,代表了中部地区发展的先锋力量。
从城市分布看,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入围两席及以上的城市共有21个。其中东部地区有11个城市,苏州和杭州两个城市表现亮眼,入围百强园区数量分别居于第一和第二位,这得益于苏州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和杭州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中西部地区有7个城市拥有两席及以上百强园区,其中6个为省会城市,彰显了中西部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东北地区有3个城市拥有两席及以上百强园区,展现了东北振兴的中坚力量。
构建 “五力”评估模型
众所周知,先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先进制造业肩负着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任。国家级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当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中践行新使命,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彰显新担当。
据中国工业报了解,遵循科学、客观、可操作性等原则,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从经济实力、创新潜力、融合能力、产业聚力和绿色动力五个维度构建了先进制造业园区发展 “五力”评估模型,并结合“十四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导向,在2020年研究基础上更新完善了部分评价指标,以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国家级产业园区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评估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
选择合适发展路径
“十四五”时期,国家级产业园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各园区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发展路径,不断提高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
在制造业园区的相关建议中,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园区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是必须的。另外,园区应坚持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完善产业体系,推动园区经济集群化发展。数字技术赋能,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同时,加快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该负责人认为,加强区域合作,助力产业园区协同发展也非常重要。园区要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与利益调节机制,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共享模式,深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品牌、管理经验输出等方式,加强地区间产业园区合作。此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园区要大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2021)
排名 园区名称 城市
1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深圳3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4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5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6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7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武汉8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都9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沙10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11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州12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13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佛山14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15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16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17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无锡18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19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杭州20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京
图为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入榜数量按区域分布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