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前两月利用外资实现开门红
2021年1~2月,全国吸收外资1767.6亿元,同比增长31.5%,实现开门红。在日前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我国利用外资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不断增强,特别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动了部分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快速增长。 高峰指出,今年我国利用外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今年利用外资将着重稳总量、优结构、提质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入清理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措施,严格实行 “非禁即入”。二是进一步发挥好开放平台作用。将统筹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完善不同平台区域的制度设计,使各平台在先行先试、差别化探索、推动创新开放等方面各领所长、相得益彰。三是强化对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的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外资项目在用地、环保、能耗、金融等各方面的保障力度,推动项目落地和建设平稳有序进行。此外,还将在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方面继续加大力度,使外资进入中国以后,能够省心、放心、安心地发展。 (邹 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告了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中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107起,死亡106人,与2019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3起、降幅17.7%;死亡人数减少13人、降幅10.9%;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为0.09。 通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648.41万台,共有特种设备生产 (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和充装单位76219家,持有许可证78693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1224.51万张。 据通告透露,2020年,全国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特种设备执法监督检查223.93万人次,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3.30万份。对144.18万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安全问题53.33万个。对960.38万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发现并督促使用单位处理安全问题186.74万个,其中承压类设备问题17.22万个、机电类设备问题169.52万个。 从事故发生环节看,发生在使用环节91起,占85.05%;维修、检修环节8起,占7.48%;安装拆卸环节6起,占5.61%;充装环节1起,占0.93%;制造环节1起,占0.93%。 从涉事行业看,其中发生在制造业57起,超过一半,占到53.27%。通告分析总结了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三类原因:其中因使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约占总起数的73.85%。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管理不善等。其中因设备制造、维修检修、安装拆卸以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安全缺陷导致的事故,约占总起数的24.62%。 (邹 洁) 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在京发布 3月22日,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在北京发布,指数量化评估了内蒙古粮食产业发展水平,是国内综合评价粮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数。 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内蒙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编制并发布。指数从粮食生产、仓储物流、粮食加工、粮食购销、应急能力、综合保障能力六个方面评估内蒙古粮食产业发展水平。 运行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达到122.97点,较基期2015年上升22.9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30%,显示内蒙古粮食产业进入高质量稳定发展新阶段。分项结果显示,内蒙古在粮食生产、仓储物流、粮食加工、粮食购销、应急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等方面探索成效显著。 指数研究专题显示,2011年至2019年,内蒙古粮食年均增产量占全国粮食年均增产量的六分之一。2019年内蒙古对全国其他省份的粮食贡献量约450亿斤,其中粮食净调出量约200亿斤、工业用粮约200亿斤、肉蛋奶外销转化的饲料用粮约50亿斤,且在粮食商品率、粮食加工业等方面对全国粮食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均有明显提高。 (曹雅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