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冲击 线上展会开启供需对接
■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雨阳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时间使国内会展按下了 “暂停键”。而对于企业而言,各类展会正是每年大量新增订单的来源之一。 面对众多企业拓展市场的需求,传统展会转向线上 “云”展会,有效打破地域、时间、空间、距离和成本等限制,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当下会展业面临的当务之急。 “企业要用好各类线上展会、交易平台,用好行业商协会在境内外的贸易促进渠道,宣传中国优质品牌和产品形象,积极开展供需对接,拓展网络设计和定制服务。”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 “云展会”主动作为 “虽然网上展会不能完全替代现场展会的功能,但在目前不能举办现场展会的情况下,举办网上展览也是一种主动作为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下的难题。”商务部会展业专家组成员、高级经济师姚瑞如是表示。 在2020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简称MWC)宣布取消时,华为、中兴、小米等原参展商便及时选择线上展览,宣布通过线上方式举行 “线上巴展”暨 “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2020”、ZTE@MWC20Online等活动,展示其最新发布产品。其后,小米主动采取的网上直播发布会,在小米10手机开售仅1分钟时,全平台销售额突破2亿元。可见MWC的取消虽带来了影响,但小米的线上 “自救”让它从这次困境中挣脱。 据记者了解,江西赣州市南康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日前举办的网上直播展,也有了成功的实践。展品种类与现场展会一样琳琅满目,今年2月以来,已有近300家线下商户企业参加该直播展出。参加直播的商家表示,本来是应急之策,结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直播互动,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市场需求,按需下单。据悉,2月以来,已预售订单80万单,成交20多亿元,呈逆势发展趋势。 “处在特殊时期,会展企业应该加强线上提供服务的能力,并帮助参展企业提升服务和产品线上的意识。这样一来,展会主办方在提升会展服务的创新的同时,也帮助参展商完成了参展的愿望,是一个多赢的举措。”会展创新科技公司道同共创 (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景龙表示。 在会展企业的尝试中,既有常驻的装备制造业网上博览会,也有疫情期间利用原有平台资源开通的第三届机械网上博览会,以缓解企业无法参展的困难。 此外,也有地方政府及组织机构积极对线上展会的举办提供支持,成都市政府发文表示,鼓励进行线上转换的消费业态发展,举办网上博览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支持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成都元素创新IP在蓉转化为新兴消费。浙江省贸促会组织了一批国际性展会线上观展,企业能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与展会现场的客商进行沟通洽谈,得到客商的需求信息,解决拿不到展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无法亲临展会等问题。 在下半年的筹备项目中, “云签约”同样发挥着作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 “进博会”)启动网上签约会,截至1月底,已经签约展览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50%,报名参展企业超过1000家。此外,第三届数字中国峰会同样开启了网上报名服务。 “双线”融合成大趋势 一场展会结束即消失,实体展会有其无法解决的地域和时效性限制,成为其普遍的发展瓶颈与痛点。随着5G、AI、大数据的应用和普及,会展活动数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如今线下展览会在举办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网络、多媒体、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会展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使我国会展业进入了2.0时代。”姚瑞表示, 在第一、二届进博会 “VR看展”的体验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被突破,令无法进场参观的观众一饱眼福。 “同时,通过第一届和第二届进博会对VR技术的应用,我们也可以看到VR技术的进步:第一届采用了VR静态画面展现的形式,第二届则升级到了VR动态视频展现。”微会动平台创始人袁帅表示。 近年来,也已有一些平台尝试长期在线上举办 “永不落幕”的博览会,一方面使得买家可以随时随地参观展会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一部分没能在实体展馆参展的企业提供了展示其产品的平台。 “实物会展的沟通是面对面的人际沟通,并具有直接的触摸体验优势,这些基本的实物交互体验互动是虚拟会展不具备的。”有购买方在线反映,线上展会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展会,特别在奢侈品与艺术品行业中。 “由于无法身临其境,对虚拟展览中各类信息的真伪不好判断,网上发布信息的相关法规还不够健全,供求双方对信息传递的实现心中无数,这些都是不能与传统展览相比拟的。”袁帅表示。 因此,多数业内人士认为,疫情过后,线上线下融合将成为大趋势。此外,如何充分利用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万物互联技术,使线上展会尽可能实现传统现场展会的功能效应,从而满足参展商和观众的需要,是线上展会能否成功延续的关键。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大部分会展企业并没有数字资源储备和信息化实施力量,也缺乏举办线上会展的管理经验和能力。 中欣会展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化会展平台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将政策细节落实到位,最大程度地激发会展行业的新活力,仍然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