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驱动手机升级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日前,旷视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共同发布 《2019智能手机影像技术应用观察及趋势分析》报告。报告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手机拍照领域的成熟运用,影像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手机销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报告提出,生物识别技术依然是保障手机安全的核心配置,也是影响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因素,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3D人脸识别及解锁和指纹识别技术。2020年,随着5G换机潮的到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想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势必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报告预测,2020年智能手机影像应用领域的创新将主要集中在AI算法芯片化加速产品落地、指纹识别芯片的借势再起、ToF镜头将大幅增加、摄像头及传感器将持续创新、屏下摄像头2020年或将商用、潜望式摄像头将成为中低端手机的标配等几个方面。 钢轨制造首用智能机器人 ■ 张瑜 李江 孟祥林 日前在鞍钢集团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轨梁厂万能二线的精整区域,三套崭新设备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攀钢最新引进的智能工业机器人,是攀钢全力打造数字化产线、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的具体实践。攀钢也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在钢轨制造领域内使用智能机器人的企业。 近年来,攀钢加大了智能装备的技改投入力度,正在实施的攀钢钒轨梁厂万能二线机器人钢轨端部自动贴标项目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器人,可实现钢轨端部的自动贴标,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还可进行远程监控,远程切换程式,并可兼容不同断面、不同长度类型的钢轨自动贴标任务。随着攀钢钒轨梁厂智能机器人的陆续上岗,将大幅降低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提升攀钢的自动化水平,降低钢轨生产的安全风险,改善作业环境,并进一步提升攀钢钢轨的竞争实力。 哈电国际迪拜项目突破重大节点 ■ 通讯员 于美娜 杨松 中国工业报记者 由庆祝 1月12日,记者从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获悉,由哈电国际承建的迪拜哈斯彦项目突破重大节点,顺利完成第一船煤的卸煤工作,标志着迪拜哈斯彦项目输煤系统顺利通过实际运行考验,为后续机组投煤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介绍,从南非进口的第一船煤总重量88000吨,目前已经全部顺利运至哈斯彦项目1号干煤棚,主要用于1号煤场铺底及后续调试工作。此次卸煤工作涉及的相关系统及单体设备、建筑物众多,主要包括过驳系统、卸船机、输煤系统、斗轮堆取料机及全世界最大的干煤棚等,可以说整个卸煤工作不仅是确保机组所需燃料的供应,更是对各相关系统和单体设备投入运行使用效果的实战检验。 应急生态体系建设待完善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随着科技发展,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安全监管执法理念和方式、信息化建设水平等方面,深入推进应急安全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很有必要。日前,由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指导,中安安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安博教育集团、北京侨梦苑·侨创空间支持的中安应急生态体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瑛表示,作为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文化与教育分会发起方之一,中安安博研发的 “中安智能应急安全生态体系”受到来自业界的充分肯定,希望未来中安安博研发出更多、更先进的产品,进一步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 会上,原国家安监总局科技司司长、专家组组长施卫祖宣读了对 “中安智能应急安全生态体系”的评审意见,意见表示,该体系提高了应对灾害事故的初期处置能力,以创新技术和多元系统整合,填补了社会应急安全领域的空白,适用于单位、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成为智慧安全城市基础建设神经感知末梢,对于智慧安全城市的建设有着较大的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