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工匠精神”加快“中国制造”升级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文 杨卓/摄影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全社会创新创业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提出并强调 “工匠精神”,确实是适逢其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2月28日,中国 (泉州)创新工匠暨 “一带一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纪明波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全面弘扬“工匠精神”,必能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也必能推动中国 “高级蓝领”快步走向世界制造业舞台。 中国缺乏具备 “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纪明波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六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我们应积极倡导沿线国家之间推进务实合作,打造多方面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纪明波认为,今天的技能人才工作内容,早已不再是拧拧螺丝、开开机器这种简单的重复劳动,也未必是 “动手不动脑”的普通蓝领。中国经济要发展要上新台阶,想在第三次世界产业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更多实力雄厚、技术过硬的 “创新工匠”。但对于制造业来说,真正把一项新技术变成产品,需要漫长曲折的过程。因此,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打磨的过程。 就中国而言,当前制造业表现出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的状况,其背后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 “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需要大量 “创新工匠”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要清楚地看到,具有 “工匠精神”的人都有一颗追求极致的心,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无限接近完美,将产品雕琢成 “作品”。因为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和服务的追求、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注重细节,做出打动人的一流产品。 纪明波强调,目前,中国掌握高尖技术的“创新工匠”十分紧缺,其中有培训教育力量不足的问题,也有近年来社会对 “蓝领技工”有所歧视造成的。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来看,加快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必须在全社会掀起 “蓝领光荣”的良好氛围,抓好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同时,要通过学习 “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数控专家李斌、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为火箭焊接 “心脏”的高凤林等 “大国工匠”的精神,引领中国技术职业培训的新潮流,真正让“工匠精神”成为加快 “中国制造”发展升级的灵魂工程,让全社会对技术工人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实现生产力飞跃 纪明波介绍,目前,德国等国家已通过 “工业4.0”战略,通过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推进制造业服务化,针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较中国产品种类更丰富、功能更齐全、性能更稳定、使用更人性化、环境更友好的产品。而中国制造业诸多产品仍属于 “舶来品”,还处于加工改造的发展阶段,自主创新创造的能力还十分薄弱。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述存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可实现生产力的飞跃:一是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二是有利于制造业实现服务化转型;三是有利于提升生产的柔性化程度。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一是形成了完善的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二是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三是实施了一批重点示范项目。但仍存在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及产业支撑力不足以及传统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偏低等问题。 张述存表示,区块链应用于制造业可改变生产方式,特别是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技术角度看,中国已经具备加快大数据技术创新的良好基础;从市场角度看,中国互联网大数据领域发展态势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从政府角度看,随着政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积累了大量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并成为最具价值数据的保有者。 张述存强调,利用大数据可以优化制造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赋能新工业实现新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前沿科技赋能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强化前沿科技研究应用的顶层设计,研究制订专项规划;三是构建有利于前沿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加快建立前沿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协同研究机制;五是努力完善相关科技创新的配套机制,建设相关公共基础平台;六是加快推进相关试点示范工程,加强相关标准体系、专业能力建设。 获奖感言 建国70周年中国工业影响力70企业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区总经理吴镝: 感谢中国工业报社和创新工匠高峰论坛,我代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曲道奎总裁感谢论坛为我们颁发建国70周年中国工业影响力70企业这个珍贵的荣誉! 新松机器人是2000年诞生于中国科学院,我们虽然是中国工业行业的一支新军,但是我们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新松公司的名字,也是来源于 “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新松产品已在汽车、机械、卫浴、食品、3C、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我们主持、参与了800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缔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数百项第一,也改写了国产机器人 “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 在今后的道路上,新松将始终秉承 “只创造、不仿造,只引领、不跟随”的创新理念,坚守品牌与品质并行发展,持续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引领行业进步,为中国智能制造的高品质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国70周年中国工业影响力70品牌 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柯金鐤: 很荣幸能够代表 “建国70周年中国工业影响力70品牌”获奖企业上台发言。品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公司十分重视品牌的建设维护,坚持质量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提出 “取胜源于可靠”的核心理念,开展各项管理体系认证,坚持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展示公司优势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吸引力。坚持依托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公司产品销售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3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2018年与世界500强韩国现代旗下的建设机械株式会社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今天,秉承各位领导、专家的认可,晋工机械有幸获得 “建国70年中国工业影响力70品牌”,这既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鼓励。党中央、国务院,各省市党委、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措施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国家“制造强国”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当前,晋工机械公司正处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机遇,加大创新,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是我们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对此,我们将认真弘扬 “晋江经验”,拓宽视野,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加大创新,优化产业,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建国70周年中国工业影响力70人物 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振: 非常感谢中国工业报社和创新工匠高峰论坛,颁发这个奖项给我!作为福建兴航的总经理,着眼于未来,瞩目于高端,从建厂伊始就确立 “质量立企、技术兴企”的理念,以创新驱动为企业发展导向,突现了技术、人才、资金、设备效率的最大化,企业持续、跳跃、高水平发展。目前旗下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铸造行业最大型企业之一的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从事冶金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项目总包的股份制企业福州弘泰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智能成套高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的福建兴腾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物联网 “终端+应用”的物联网纵向一体化战略布局的福建新航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优化整合校企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着力打造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服务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平台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兴航研究院等,成为福建省首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面对未来,企业将始终坚持 “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 “制造强国”和 “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