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球总量40% 我国铜消费增长强劲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处长段绍甫近日表示,2011年我国国内铜实际需求量会保持在6%以上的增长幅度,实际消费量将突破700万吨,达到763万吨左右。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未来几年内中国仍将是铜消费增量的主要贡献者。同时,他预计今年铜价总体将高于去年,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有望再次突破1万美元/吨的整数关口。 他分析,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稳定增长,刚性需求依然强劲。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大规模保障房的建设等都会拉动铜需求。同时,从下游家电、汽车等1~2月产销情况看依旧强劲,下游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铜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铜表观消费已接近全球消费总量的40%,预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精铜表观消费量直接计算为745万吨,同比增长4%,虽然2010年相对2009年增幅明显减少,但考虑到库存消耗等因素,实际消费应该超过10%。 从主要消费领域来看,虽然2010年国内电力行业的投资有所减少,但由于2009年的投资仍产生效果,所以仍是铜消费的主要领域,2010年共消费314万吨铜。此外,空调制冷行业的超预期增长,也成为铜消费增长的拉动因素之一,还有汽车、建筑等用铜行业的增长,助推了铜的消费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0年全球铜消费量超过1900万吨,预计2011年消费可能将突破2000万吨。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工业品部的分析师表示,与全球的精铜需求及冶炼数量大幅度增长不相匹配的是2010年全球铜矿产量仅提升了1%(16.5万吨)。 他表示,矿山品位下降、罢工、能源、环保等因素成为制约铜矿生产的主要原因。而2008年的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矿山产能扩张计划大幅度缩减,许多新矿山的扩建计划被迫取消或推迟至2012~2013年。在此期间,铜精矿的供应紧张的情况仍将继续。 “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还将继续,短期内流动性还较为宽裕,而精炼铜的供应也处于基本平衡略有短缺的状态,因此对铜价有良好的支撑。” 段绍甫表示,铜市场供应紧张以及中国长期依赖进口的背景下,铜价得到了较好的支撑。 他分析,下半年仍然继续刺激经济的只剩下美国和日本。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及汽车市场仍未真正恢复,但其工业基本在平稳增长,因此不会构成金属需求增长的负面因素,而日本灾后重建工作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增量。 同时,虽然去年全球铜矿产量仅提升了1%,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矿山产能利用率却只有80.8%,是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说明,目前全球铜精矿的供给速度提升缓慢的原因来自于一些矿山重启闲置了的产能,绝对意义上的短缺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因此,专家预计今年全年铜价震荡区间为8500~10500美元/吨,平均价格在9500美元左右。(本报记者 吴玮)
相关观点
高铜价支撑因素在减弱
近期,原油、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市场通胀预期升温,大宗商品价格再度成为资金关注的热点,铜价由于自身较强的金融属性也跟随整体市场出现上涨。结合目前国内外宏观形势以及铜消费的季节特征,铜价不具备持续上涨动力。 目前,铜消费旺季将进入尾声,需求对铜价推动因素将减弱。根据2005年以来的铜消费数据来看,春季铜消费行情一般从3月份启动,5月份旺季接近尾声。这也从国内初级铜的进口数据得以印证,进口高点一般在4月和5月,之后开始回落。而期货市场会有半个月时间的提前反应,根据2005年以来沪铜价格季节走势特征,季节性高点基本上都出现在4月中下旬,其中只有2006年例外,高点为5月中旬。 据介绍,海关总署公布的3月份初级铜的进口数据较2月份大幅增加,也刺激了铜价的短期走强。但是从同比数据来看,3月份国内铜进口量却出现下降,且绝对值处于近几年的低位,可以说中国因素对铜消费的带动在逐渐减弱。 同时,铜的价格和库存持续高企,也将使铜价上行压力较大。目前,铜价处于历史高位区,而铜需求却受了一定和抑制。由于铜与铝一样比值较高,铝在下游消费中的替代作用逐步增强。而精铜与废铜价差逐步拉大,企业消费也更多地采用废铜,这也体现在国内进口的大量精铜多数存放于保税区仓库内而未流入实体消费领域的现象。 另外,期货库存持续高企也对价格形成压力。目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44.5万吨,上期所铜库存15.4万吨,整体库存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货币紧缩周期即将到来。从长期来看,货币紧缩政策及资金成本的提高,对工业金属铜的消费抑制将显现。 近期,铜价的走高多是短期因素影响。一方面,日本灾后重建过程缓慢,而对铜价的推动更多的是短期效益,主要是震后日本冶炼厂停工,企业为履行合约,短期内从中国采购现铜来弥补缺口。另一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在3月底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部分新规定将对铜融资贸易形成压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内铜进口的压力。(李子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