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西南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要角”
稿件来源:本报讯
国家 “十二五”规划提出 “优化能源开发布局”: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区发展核电。 这意味着 “十二五”期间,能源资源富集的贵州,可以在能源重心西移中扮演重要角色。西南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重头戏”必将在贵州。 资源富集贵州承接 “重头戏”角色理所当然 在西南五省中,贵州堪称资源富集:虽然 “地无三里平”,但17.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却富藏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多达127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非煤矿种就达32种。 尤其难得的是,贵州能源资源富集,与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配位组合特别良好。资料显示,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电力远景装机容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贵州含煤面积7万平方公里,占了全省面积的40%。全省煤炭远景储量 2419亿吨,保有储量549.1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超过江南12省区含量总和,且埋藏浅、易开发、后备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与煤炭共生伴生的煤层气资源也颇为丰富,埋藏深度小于2000米的约为3.15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22%,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独具的 “水火互济”能源优势,令贵州拥有成为 “西电东送”基地的坚实资源基础。 同处云贵高原的云南,也是资源大省,但较之贵州稍逊一筹:一是资源总量不及,二是资源品位不及。云南的土地不到全国面积3%,却承载着保护全国42.6%的珍稀濒危植物和59.4%的高等植物的重要使命。近160处各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水电和煤炭开发的制约。云南煤炭资源总量居全国第11位,但保有储量267.89亿吨只及贵州的一半。而且全省煤炭探明储量中,褐煤占了四分之三强,硫分大于2%的储量占比达45%以上,灰分大于20%的储量占比在70%以上,经济性较好的储量只占27%。用以发电,效率低,成本高,污染大。 在西南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中,贵州独具优势。正因为如此,周边各省市区都把解能源之渴的希望寄托在贵州身上。广东、重庆和广西纷纷与贵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十二五”,贵州能源大开发势必成为亮点。 加速崛起贵州必依托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以煤炭和电力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已然成为贵州省第一支柱产业。 自2000年贵州和广东省政府签订 “十五”黔电送粤400万千瓦的协议书,拉开贵州西电东送大幕之后,十年间贵州先后开工大中型电源项目26个,电力装机从2000年的500万千瓦增加到2010年的3000万千瓦。外送电量由2000年的23.85亿千瓦时,增长到去年40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外送广东、广西的电量达360亿千瓦时。 “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有力地带动了贵州煤炭开采的快速发展。“西电东送”工程实施前,贵州原煤生产总量只有3000多万吨,去年增至1.5亿吨。 贵州省拉动贵州经济的五大行业中,电力排名第一。煤炭和电力工业的增加值,占了全省工业增加值30%以上。靠了煤和电为主的能源工业的发展带动,贵州经济近十年快速发展。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000亿元,2010年增加到4593.97亿元,增长了3倍多。在电和煤发展的支撑下,贵州经济进入了 “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但是,在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排名中,贵州居倒数第6位,增速排名与西藏并列倒数第7位。贵州的未来,必须加速发展。为此,贵州省 “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举全省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 “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贵州的优势是资源富集。贵州的加速发展,必依托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而能源基地建设的核心,是电力和煤炭。贵州省已明确提出,到 “十二五”期末,力争全省煤炭产量达到2.5亿吨,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全省电力装机达到4500万千瓦,其中新增外送400万千瓦,达到1400万千瓦,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 面向未来贵州能源发展必去三块短板 然而,贵州的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也面临短板。 第一块短板:交通瓶颈。据考察,贵州的火电厂大都属于坑口电厂,运输主要依赖公路。国家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使原来普遍存在的超载受到抑制,部分煤炭运输被迫转向铁路,这使得运力本来不足的铁路压力更大。目前贵州通向省外的南北东三个方向的铁路,都无富余运煤能力,运力仅能满足三分之一左右的需求。每遇天灾,电煤运输瓶颈问题更被格外放大。 第二块短板:投资环境。贵州明显缺少投资吸引力。一方面,贵州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现有基础设施、消费者的收人及消费习惯、人才资源的供给等方面,都没有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区位劣势客观存在,原材料和制成品的相对运输费用、市场规模、生产要素价格、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都不具有竞争优势。 第三块短板:结构失调。结构不合理、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制约了电力和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煤炭行业,矿井数量偏多,平均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据贵州省公开的数据,全省现有煤矿1800多个,其中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下小矿目前占了全省煤矿总数的80%,产量则占全省的70%以上。但实际情况可能更糟糕。 如何化解这些短板,贵州已经出台措施,关键,在于落实。(李北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