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一批企业经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部分企业还实现了从卖产品到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的转变。为了总结典型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的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委托中国工业报社对20多家技术创新先进企业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活动注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或个性问题,揭示其技术创新活动呈现的新特点和独特经验。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变化巨大而且迅速,已经完全颠覆了人们固有思维中传统老企业的形象,他们展现出来的独特气质和取得的进步令人倍感振奋。
这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先进企业都拥有一项特质——他们志存高远、心系国家,拥有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高贵品格和勇往直前的超凡气概。
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发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根本宗旨在于让先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经验指导现在、关照未来,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沈鼓集团”)前身为沈阳鼓风机厂,是全国第一个风机专业制造厂。2004年5月,沈鼓集团凭借品牌和管理优势对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重组和重大技术改造,组建新的沈鼓集团。
沈鼓集团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制造、经营离心压缩机、轴流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等56个系列804个规格的压缩机产品;高压给水泵、强制循环泵、冷凝泵、斜流泵、高压注水泵、输油管线泵等59个系列511个品种的泵类产品;离心鼓风机、大型通风机、膨胀机、冷冻机等57个系列680个规格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空分、天然气输送、制药、制酸、国防、环保等领域。目前国内市场的离心压缩机占有率为85%,大型鼓风机占40%,锅炉给水泵占30%,冷凝泵占85%,高压注水泵占50%,输油管线泵占80%,加氢、除焦泵占80%,石化行业往复式压缩机占80%左右,化肥行业往复式压缩机占60%,军工行业往复式压缩机占70%。
目前,沈鼓集团大部分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些产品和单元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当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沈鼓集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特别是近几年来,沈鼓集团不断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从2006~2010年,沈鼓集团完成重大技术攻关537项,比 “十一五”期间增加了60%。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高。
一.特征描述
——多次承接国家重大技术国产化任务
沈鼓集团在多个技术领域打破了外国公司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称作 “国家砝码”。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重点发展的16个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有36种产品可由沈鼓集团配套。
近年来,沈鼓集团承接的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项目有:
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组研制:为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年产百万吨乙烯装置自主研制的裂解气压缩机组,是乙烯装置中的大型关键核心设备;镇海石化年产百万吨乙烯装置用丙烯制冷压缩机组,是国内首次研制的同类装置中最大的丙烯气压缩机组。这两项机组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大型离心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打破了该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工程建设投资,也使沈鼓集团成为世界第四家具备研制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能力的企业。为中石油抚顺石化提供的百万吨乙烯装置用乙烯压缩机组也即将制造完成并出厂,届时,沈鼓集团将全部完成 “乙烯三机”的制造,极大地促进了乙烯行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化工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大型PTA压缩机组国产化研制:2010年12月,沈鼓集团为江苏海伦研制的首台国产化年产120万吨PTA装置工艺空气压缩机组试车成功,打破了国外对PTA装置用压缩机和膨胀机的垄断。该项目首次实现了独立总成套,对沈鼓开拓PTA市场和大型空分市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台机组需人民币2.5亿~3亿元,国产一台机组需1.5亿~2亿元,一年可为国家节省外汇4500万美元左右,预计未来五年内,我国将新增百万吨/年PTA装置15套左右,将需要大型压缩机组15套左右。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长输管线压缩机国产化研制:国家将长输管线压缩机组国产化列为重大、重点攻关项目。2009年,沈鼓集团与中石油签订了西气东输二线3台管线压缩机合同,并承接长输管线电驱压缩机组和燃驱压缩机组研制合同订单,现3台压缩机组正在厂内加工、制造,预计2011年7月完成机组的现场安装、调试及产品的鉴定。 (该机组国外进口每台压缩机需4000万元,国产只需3000万元人民币。)
AP1000核主泵国产化研制:AP1000核主泵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的重要核一级设备,是反应堆压力边界内的唯一转动设备,被誉为核反应堆的 “心脏”,其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对核电站运行至关重要。2008年,沈鼓集团承担了美国EMD公司AP1000核主泵技术引进吸收及国产化研制,并在国家设立了 “国家核电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预计第一台AP1000核主泵将在2013年12月出厂。
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样机国产化研制: (低压安注泵、安全壳喷淋泵、余热排出泵、电动辅助给水泵、上充泵)样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实现了我国核二级泵重大装备的自主化,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炉塔合一”动叶可调双级钢叶片轴流风机:该机组为国内首台,真正实现了引风、脱硫、脱硝三种功能合一,取代了多台风机联合作业的传统模式。
——产品结构不断向大型化调整
随着石化、冶金、电力等装置的增大,风机容量也趋向大型化。随着我国工业基础的不断增强,沈鼓集团的产品也日益向大型化发展。目前,沈鼓的炼油装置配套业绩由200万吨/年提高到1200万吨/年,乙烯装置由24万吨/年提高到100万吨/年,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由2万Nm3/h提高到5万Nm3/h……满足不断增大的装置需求,这也是沈鼓能够持续技术创新的动力所在。
目前,沈鼓集团已经具备百万吨级以上大型乙烯压缩机、4万~8万空分装置用压缩机、60万~100万吨/年PTA装置用压缩机、60万~100万吨/年PX装置用压缩机、500万~1000万吨/年大型煤化工装置用压缩机、500万~2000万吨/年大型炼油装置用压缩机、大型管线压缩机、大型轴流压缩机、2D125、4M125大型往复式压缩机、核主泵、核二级泵、核三级泵、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给水泵、输油管线泵等重大技术装备的成套能力。
二.独特经验
——抓住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所有机遇
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的这句话可看作该企业技术创新的典型经验。作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近十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 《国务院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为沈鼓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与国外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一些短板恰好为沈鼓提供了不断创新的动力。许多产品,并不是以前做不出了,而是工业基础不够。随着我国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沈鼓的技术创新之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有底气。
——开放式创新路径
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拓宽产品渠道,沈鼓集团立足于原始技术创新,辅之引进技术的模式,形成了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创新方向。
在具体产品方面,围绕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和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透平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和泵类产品为研制目标,重点研制大乙烯、PTA、PX、大化肥、大空分等装置用压缩机、超超临界火电泵、核泵等产品。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和市场需要,通过引进消化核主泵技术,自行开发核二、三级关键泵和常规岛用泵。
——不断拓展品种,强化工程成套
沈鼓集团意识到,与国外先进同行相比,产品种类尚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工艺相近、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未能及时推出,如螺杆压缩机、输油管线泵等。由于产品品种的单一,仍以单机制造为主,工程成套能力弱,企业只具备部分装置的设备成套能力,比如:制冷系统、PTA空压机组,但尚不具备完全的工程成套能力。
为此,沈鼓集团确立了巩固发展石化市场,稳步扩大冶金市场,加快拓展环保市场,拓宽电力市场,抢占城市供水市场,积极发展国防军工市场,蓄势进入输气管线市场,重点开辟PTA等新市场以及机组成套、装置成套等工程技术服务新领域的目标。从产品设计制造企业转变为透平机械工程成套系统集成与系统服务的公司,实现离心压缩机、往复机、水泵、辅机系统、控制系统、水气管路和电器控制系统成套设计、供货;建立远程监测、专家服务系统,及备品备件库。实现企业由 “卖产品”向 “卖技术和服务”的跨越。
——以人力资源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沈鼓集团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司于2000年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包括研究院、透平设计部、工艺部、技术发展部等技术骨干部门,承担着公司常规产品技术支撑和科技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工作,是公司立足于当前技术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主力军。沈鼓每年的费用计划中有两项不封顶,其中开发计费就是其一。为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战略,沈鼓集团每年投入都不低于销售收入5%的科研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
为充分发挥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沈鼓在集团内部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动员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参与,2010年设立技术创新项目264项 (其中集团重点项目134项)。为更好地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的创新潜能,沈鼓集团一方面组织业绩突出的技术人员申报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 “沈阳市领军人才称号”等荣誉称号。另一方面积极推荐有突出贡献的创新成果和新产品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进步奖和技术成果奖,近三年,沈鼓技术人员获得了80多项国家、部、省、市以上科技成果奖。(本报记者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