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昌:以点带面 提升机床行业整体实力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年来,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重点任务陆续完成。我国机床行业快速发展,产值、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国产机床数控化率由‘十五’末35.5%提高到 ‘十一五’末的51.9%。”中国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富昌近日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虽早已跻身制造大国行列,但大而不强的矛盾始终困扰着行业科学发展。 多点突破 王富昌说,伴随中国机床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近年来我国机床工业的进步有目共睹,2005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是6万台,2010年增加到22万台,5年时间翻了两番,增加了三倍。 由于装备制造业被誉为 “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基石。工业现代化所需的各类设施都离不开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但过去我国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大型石化装备、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等长期依靠进口。 针对这一状况,2009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实施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围绕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及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系统部署了主机、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和关键部件研制,共性技术开发,创新平台建设、用户工艺试验和应用示范工程等七个方面重点任务。 据了解, “十一五”期间,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共立项课题268个,安排经费90多亿元,参与研发人员超过1万名。其中企业牵头承担的课题占82%,中央财政投入占88%。 3月7日,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展作为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的一部分,集中展示了机床行业实施专项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这表明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生产能力的形成,我国开始突出 “外国制造”的 “重围”,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和高精度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 如北京第一机床厂研制的10米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可完成大型核电站核岛关键零部件加工。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研制的世界最大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解决了模具设计、传动与控制操作系统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打破了我国大直径厚壁管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使得日本同类产品大幅调低售价。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研制的超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可满足发电、船舶、石化等领域超大型零部件制造需求。 还有济南二机床集团为上海通用烟台东岳汽车和奇瑞汽车研发的6400吨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可满足国内汽车企业大型冲压覆盖件的生产需求。武汉重型机床集团为二重研制的世界最大、承重500吨的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数控系统方面,开发出多轴多通道、具有3种总线接口的总线式高档数控装置产品。目前,华中数控等单位完成了50台套开放式全数字高档数控装置。 以点带面 王富昌说,重大专项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课题,它有两大特性,一定是服务于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要以实现产业化为目的。因此专项项目一定要来源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因此重大专项要达到的结果是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掌握一批主机、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核心技术,形成重大、精密、成套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的专职技术责任人卢秉恒院士也介绍,从技术层面看, “十一五”时期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大装备研制取得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重点领域的急需,专项攻克了大跨度、超重型机床设计制造技术,超大型立式和卧式回转台设计制造技术,超宽、超长工件加工工艺等一批关键技术,开发出一批数控重型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装备。 二是中高档数控机床性能有效提升,初步满足国内需求。专项针对市场需求面广、进口量大的高速精密加工中心以及数控车床、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等产品进行开发,开展了可靠性与数字化设计、性能整体评价、动态补偿等关键技术攻关,有效提升了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三是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及刀具研发进展顺利,共性技术成果初显。数控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较明显的突破,我国成功研制出为具有国际技术水平的五轴联动加工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滚珠丝杠及直线导轨、数控回转工作台、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等功能部件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同时开发了一批四大领域急需的精密、复杂及硬质合金刀具,并在重点企业得到应用,部分替代了进口。 王富昌强调,虽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距离国外同行还有很大的差距,距离重大专项设立的目标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记者了解到, “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到了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并且要力争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到2020年,使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30%以上,高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这表明 “十二五”期间要致力于传统产品向精品的升级,解决传统产品“做不好”、 “不做好”的痼疾,提升中国机械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形象。从现状来看,我国机械工业产品及产业链,虽然高档、中档、低档产品对应着不同的市场和用户群,但是产品却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比如,机床制造业,无论是满足高精度要求的高端机床,还是普通、量大、面广的中低档机床,首先要保证机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传统的机械行业,其产业升级改造,关键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王富昌说,接下来 “十二五”机械工业的两大目标是 “攻高端,强基础”。这包括两方面,一是主攻高端战略。加快发展目前严重依赖于进口的高端机械产品,将以前 “吃不了”的需求变成“十二五”的增长空间。二是要强化基础战略。要以 “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绩为基础, “十二五”时期专项将重点开发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4大领域及其他科技重大专项急需的高速、精密、重型装备,加强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发,由注重单机发展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过渡,由解决产品性能指标向掌握核心技术转变。 记者认为,产业升级一般被认为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需求的变化而自然渐进的过程。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倡导,内外部市场的助推与 “倒逼”,特别是当原有的运行模式举步维艰时,产业升级有可能在主客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加速。
回顾链接
重大专项的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主要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国际领先;建立起完整的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开发队伍;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立足国内;研究开发出若干具有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形成这一领域内自主创新在一些点上的突破。 阶段目标: 2010年目标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总体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部分装备的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主要标志: ——开发出10种以上重要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其性能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满足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等领域的一部分需要。 ——基本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核心技术及批量制造技术,并得到应用验证。 ——重点企业建立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技术中心。 2015年目标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主要标志: ——基本形成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40种重型、高精度关键装备,其中大部分产品的性能和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满足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等领域的需求。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内。 ——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与主机实现批量配套,并得到应用示范。 ——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本报记者 杨红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