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盯资源 央企应进军稀土深加工领域
稿件来源:本报讯
日前,环保部、质监总局联合发布了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自2011年10月1日起,稀土工业将实施新的排放标准。此次国家制定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想必会迫使稀土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但也自然提升了企业运营成本,为此该高标准有可能将促成行业间兼并整合。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日前建议,希望国内央企不要把目光只盯在稀土资源上,而是应该进军稀土深加工领域,以获取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稀土之所以受到关注,就在于稀土材料在现代新兴绿色能源技术、高新技术和国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照明与显示、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移动通讯、导弹制导、智能炸弹…… 国际上称这些技术为 “稀土依赖性技术”,就是说没有材料可以替代稀土材料来实现这些重要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 稀土用于高技术新材料主要是制备稀土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发光材料和贮氢材料等。但是目前,国内在稀土运用的研发上极为薄弱,甚至作为汽车大国,尚不能生产车用稀土尾气净化器,不得不依靠外资在华生产的净化器。 但是,稀土在催化净化材料中的应用量由2005年的2100吨增加到2006年的2500吨,增幅达到19.05%。2009年生产各类车用稀土尾气净化器约1300万套,比上一年增长13.04%,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他希望大型央企能利用其资金和政策上的优势进军稀土深加工领域,如稀土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发光材料、贮氢材料和催化材料等领域。 预计到2015年,世界稀土需求量将达21万吨,中国国内需求13.8万吨。到2020年中国国内消费总量将达到19万吨,而高新技术领域消费量达到13万吨,预计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8%。稀土新材料已经成为中国稀土工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本报记者 吴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