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蕴藏着什么智慧和考验
稿件来源:本报讯
“十二五”GDP年均增长7%。这一信息一经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立即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7%是四两拨千斤;7%是中国智慧的一张考卷;中国GDP新战略:让人民幸福;中国将终止GDP至上…… 评论报道角度各异,但实质只有一条,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将面对一张新的考卷,能不能制订适应国情的 “十二五”发展规划,更好更快地发展? 为什么是7%,而不是8%或9%呢?经济学家陈淮指出:中国屡试不爽的经济盈亏平衡点在8%,只要低于这个临界点,四大难题立即显现:就业困难,财政收支不平衡,银行金融系统坏账增加,主要基础产业全行业亏损。陈淮认为,面对四难,中国之所以还将GDP年均增长率锁定在7%,是因为有中国的规律和国际经验显示,经过一个时期的高增长之后,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因素不断累积,如同地表剧烈的造山运动一样,要经历强制性的危机调整阶段和泡沫破灭阶段。 在 “中国规律”面前,如何吸取国际经验,确定 “十二五”发展目标?确定的目标又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一艰难的预测和决策,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分析了这一考验,而且给出了科学的答案。报告提出的 “十二五”奋斗的目标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年均GDP增长7%。保持总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的内需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分析研究这一目标,不难发现几个明显特点,即:速度慢,质量高,效益好,内需增、出口少,投资少、内生增。而这些目标和任务的确定,无疑是运用了中国智慧。 运用转方式、调结构应对经济结构不协调和粗放发展的问题。虽然我国的转方式调结构已实施多年,但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难以奏效。此次报告调低增长速度,让市场形成压力,将是对行业和企业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一次严峻考验。 倒逼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损害。我国万元产值的物耗、能耗是世界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二氧化碳等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但所有这些问题都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旺盛而被忽视和掩盖。为此,政府报告提出要调低速度,用倒逼机制促使地方实施节能减排,下决心治理环境。 增加科研投入,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科技及品牌带动经济发展的比重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科技创新政策,鼓励创新发展,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传统制造产品需求旺盛,市场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倒逼机制。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增加科研经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科技驱动发展。 事实上,除了长期快速发展带来的阶段性问题累积,我国需要应对的挑战还有许多。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更为复杂多变的考验。而在走过 “最困难的2009年”,送走 “最复杂的2010年”之后,我国必将胜利完成 “十二五”规划目标,交出一份最美好的答卷。(赵加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