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3月5日,黑龙江省代表团召开团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间歇,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针对推进 “两化”深度融合给出中肯建议。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并引导企业的技术改造,将相关投资纳入企业成本。
王树国告诉记者,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十一五”期间,我国有两项指标没有完成,其中一项就是R&D(科学研究与试验性发展)费用的支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工业企业的技术升级、技术换代、技术改造等没有达到足够的规模与量,经费支出不了,也就是背后的投入不够。”
“工业和信息化是什么关系?信息化要带动传统的工业化升级。这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是密切相关的,与用高新技术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也是直接相关的。工业的技术改造,就需要R&D的支出。这方面不达标说明什么问题?一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在这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划。”
“比如,我们有没有要求某些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技术改造?目前没有,或者说我们要求得不严格,不够狠,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动性。说明我们要检讨,政策的缺失导致了基层没有落实到位。希望国家相关政策部门,例如税务部门,把企业技术改造纳入相应的成本,税前成本,保证企业既有一定的利润用于再生产,又能保证其不断地储备技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也就是说,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调动现有研发主体与自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使大家对工业化、信息化、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都充满积极性,以保证企业实现长足发展。
企业技术改造需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参与。而目前这两者之间的合作是横向的,变成了商业行为,这对企业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化的升级换代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因此,王树国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每年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技术改造,并给予 “纳入成本”、 “税前免税”等政策支持,以真正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 “两化”深度融合。(本报记者 司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