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态势确立 今年工业增速预计为11%左右
稿件来源:本报讯
“2010年,在中央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工业经济运行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态势基本确立。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预测2011年工业增速在11%左右。” 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 《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研究报告》。工信部运行局副局长肖春泉介绍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时做出上述判断。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碚出席了发布会。会议由工信部办公厅副主任陶少华主持。 工业结构调整获新进展 肖春泉表示,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七大特点。 工业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同比加快4.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将从2005年的7.72万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1%以上。工业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 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新提高。2010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88万亿元,同比增长49.4%,成本费用利润率从2005年的6.31%提高到的6.79%;按现价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5年的10.86万元/人·年提高到22.1万元/人·年。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工艺结构调整方面, “十一五”期间,全国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落后产能分别为11170万吨、6860万吨、10380万吨、33000万吨;在组织结构调整方面,目前,前十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48.6%,前十家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达到86%。 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取得成功,国产新支线飞机实现首飞,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高档数控机床、 “核高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装备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 “十一五”期间,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以上,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5%和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前实现 “十一五”目标。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70%以上,工业单位能耗的大幅度下降为完成 “十一五”节能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小企业发展呈现新变化。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快1.8个百分点;1~11月,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944亿元,同比增长50.5%;上缴税金总额14708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6.8%和54.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迈出新步伐。在八个城市开展 “两化”融合试验区效果明显;积极落实 “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12个地区试点工作稳步推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初显成效,生产装备数字化和过程控制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四大矛盾困扰工业运行 肖春泉表示,报告还着重分析了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出口或面临长期压力。一些主要经济体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大量投放流动性,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增大。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 “再工业化”、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增强也对我国出口产品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2010年,中国共遭遇来自19个国家或地区发起的60余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70亿美元。 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加大,企业生产成本节节攀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近期,石油价格每桶在100美元的高位上震荡。2010年下半年以来棉花价格上涨了一倍,对外依存度超过60%的铁矿石进口价格连续多年持续上涨,目前仍处于高位运行。2010年,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上涨5.5%,工业品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同比上涨9.6%,高出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4.1个百分点。企业用工成本提高。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发展环境仍有待优化。随着利率、存贷款准备金率再次调高,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可能加剧。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总体偏小,使用分散。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能源支撑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巨大。节能减排一些见效快、容易做的措施基本都实行了,2011年还要新增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种类 (氨氮和氮氧化物)及重金属污染控制指标,节能减排难度和面临的压力都将进一步加大。 报告最后强调,2011年是 “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二是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三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四是着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五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六是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七是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行业管理,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八是做好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研究报告》相关报道详见本报周三A2版)(本报记者 陈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