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军企 工信部推动中小企业拓宽发展空间
稿件来源:本报讯
灵活、开放的中小企业,与人们印象中神秘、封闭的军工企业之间有无交集? 答案是肯定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贵州、重庆等地的军工企业向当地中小企业抛出橄榄枝,双方逐步展开合作,走出了军民融合的新路子。 目前,这些模式和做法已经得到政府层面的肯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通过多次调研,认为中小企业与军工企业合作具有广阔空间。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日前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就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类优质资源,包括借助军工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优势,解决制约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项工作应成为中西部军工大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2008年底开始,在对部分地区合作情况进行调研基础上,工信部确定贵州、重庆两地作为中小企业与军工企业合作试点地区,并在其他地区逐步推进。 目前,贵州航天管理局、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军工企业以及包头青山区的装备制造园区等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已经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积累出一定经验,并形成了一些可借鉴的模式。 双赢格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小企业和军工企业的合作对于双方是一种双赢。那么,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郑昕表示,两者合作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据了解,在国务院、中央军委于去年下半年印发的 《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提出改进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修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创造条件等。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规模都比较小,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底子薄,资金、技术、人才、装备不足,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从发展趋势看,中小企业不可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土地的方式发展,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上涨,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必须提高创新发展能力,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开发新产品,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而军工企事业单位实力雄厚,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小企业的参与,可以通过利用军工企业的溢出效应,拓宽自身发展空间。 而对于军工企业来说,随着改革的深化,军工企事业单位在不断强壮主体的同时,需要分离办社会职能,需要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军工企业发掘人才、技术、装备潜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与区域经济互通、互动、互补式发展格局,既可以降低市场风险,也是企业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地区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形式多样 记者了解到,目前,通过探索与实践,中小企业与军工企业合作已积累出了多种形式。 一是军工企业通过加快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培植当地配套企业。对军工企业而言,这有利于精干主体,形成良好的区域配套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中小企业而言,通过承接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可以快速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 二是军工企业开放科技资源,为区域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这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研发、检测等服务部门,提升企业的发展层次,促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三是利用军工企业的闲置厂房,创建产业集聚园区和小企业孵化基地。这一模式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有助于企业拓宽新的发展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郑昕表示,与这些模式相适应,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层面,亦可以形成多种推进方式。一是将区域内军工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同配套推进;二是在充分沟通协商基础上,与军工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合作机制,畅通合作渠道;三是通过建立或共建产业配套园区等方式,营造有利于配套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与军工企业互利共赢发展;四是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有条件的区域军工优势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政府将进一步推动 2009年12月,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军民结合司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小企业与军工企业交流合作座谈会,会上贵州省经信委与省内三大军工基地——贵州航天局、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振华电子工业集团公司分别签署促进中小企业与军工企业交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2010年11月,在重庆召开的座谈会上,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又与重庆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此外,工信部还在中博会、APEC技展会、西洽会等中小企业展览会上组织专场活动,推介军民结合项目。 尽管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推动这一工作,但由于政策、机制、体制和观念等因素的束缚,目前中小企业与军工企业合作还存在着渠道、信息不畅等问题,在政策层面上也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郑昕表示,下一步,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将继续推进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军工企业的合作,总结推广试点地区合作经验,逐步扩大范围,推动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开展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交流活动,继续推广合作项目;引导中西部地区利用军工企业优势资源,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服务;加强与军工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合作沟通机制,为推动地方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本报记者 杨雪)
|